关于山海游的思考

关于《山海经》我们之前做过一个互动装置作品,调动了多种交互方式以及新颖的视觉效果来增强这本上古奇书对现代人的吸引力。这次做《山海游》我们首先希望能够从《山海经》中找到一些最核心的价值,然后再从这种核心价值出发来做一个作品。《山海经》这本古书中的文字朴实简练,虽然包罗万象,但是对每一种生物和特产的描述皆是一带而过,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遐想,后世除了对它进行了多次图注,也有一些精彩的创作,例如《镜花缘》就是对《山海经》中地理风情内容的一次很好的演绎,当代艺术家邱黯雄在动画《新山海经》中,借用的是《山海经》的形式来说现在的事儿,可谓剑走偏锋。

不过《山海经》在当代的中国,客观的说应该还是没落了,那无尽的遐想空间并不适合留给现代被海量信息与感官刺激所包围的都市人,坐在椅子上凭空想象《山海经》中的奇闻异物,还是玩玩西方的奇幻游戏,或是看看最新的好莱坞大片?这个选择很容易做出。

《山海经》只是一个个案,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写意的个性是共通的,《本草纲目》也是一种百科性质的图书,相对《山海经》算是记述详尽的著作了,但是对于每味药的作用,也只是谈到药效和属性就中止了,不再追究带来这些特性的缘由是什么。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这种写意的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读为对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忽视与欠缺,现在这个观点已经被普遍认同,并用以解释中国很多方面发展迟缓的原因。不过,假如回到盛唐,或者,假如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实力颠倒,那么,也许这种写意的风格也会成为世人追捧的对象,说不定理性思维占上风的西方人还要自我检讨他们那种刨根问底的逻辑推理行为到底是如何制约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这只是假设,只是为了说明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某种情境下,它的某一面可能会更加明显或被故意放大。

《山海经》千百年来,只是多了几张简单的白描插图,而西方文学中几乎所有奇幻生物都在理性思维的作用下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血肉,仿佛与其他动物一样真的存在于人世间。于是现代的中国年轻一代熟悉、热爱、推崇西方的奇幻文化,于是现代的中国插画师出手便是西方奇幻风格的作品以及西方奇幻生物的形象……

《山海经》没变,它还是曾经的鸿篇巨著,但世界变了,《山海游》试图通过“精美的三维形象诞生于卡片上简单的文字描述与白描图像”这个交互行为向观众暗示这样一个信息:

天马星空的想象皆出自于这平实而写意的文字,而想象的空间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我们认为,写意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是渗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品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